教师资格教师编制
资讯资料分享网站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工作规程》

更多真题及资料请加负责老师微信65210638领取

《幼儿园工作规程》是为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老版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是在1996年3月9日发布的,而《新幼儿园工作规程》则在2016年3月1日施行。在时间上,往往会有同学在做单选题的时候出错,因此特意强调时间。而《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还有以下考点:

考点1:

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 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解析:本条考查的题型主要为单选题。关键字词:保育和教育、基础教育。

考点2:

第一章总则 第三条 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面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

解析:本条考查的题型主要为单选题。关键字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018年3月17日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

1.关于学前教育任务最准确的表述是( )。

A.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B.促进幼儿身心的快速发展

C.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D.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前教育的任务。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条明确提出,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考点3:

第一章总则 第五条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一)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探究能力。

(三)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友爱、勇敢、勤学、好问、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四)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解析:本条考查的题型主要为简答题和论述题。纵观2011年下半年——2018年上半年的教资考试中均没考查这一要点,因此要对该知识点进行记忆,小心提防。

考点4:

第二章幼儿入园和编班 第十一条 幼儿园规模应当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便于管理,一般不超过360人。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周岁至4周岁)25人,中班(4周岁至5周岁)30人,大班(5周岁至6周岁)35人,混合班30人。寄宿制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酌减。

解析:本条考查的题型主要为单选题。关键字词: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混合版30人。

考点5:

第四章幼儿园的卫生保健 第十八条 幼儿园应当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正餐间隔时间为3.5-4小时。在正常情况下,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高寒、高温地区可酌情增减。

解析:本条考查的主要题型为单选题。关键字词:正餐间隔时间3.5-4小时,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寄宿制不少于3小时。

2014年3月16日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

8.《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制订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少于( )。

A.2.5小时 B.3小时 C.2小时 D.3.5小时

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两餐间隔时间。《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正餐间隔时间为3.5-4小时。

考点6:

第四章幼儿园的卫生保健 第二十二条 幼儿园应当配各必要的设备设施,及时为幼儿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幼儿园应当培养幼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不得限制幼儿便溺的次数、时间等。

解析:本条考查的题型主要为单选题。关键字词:不得限制幼儿便溺的次数、时间等。

2017年11月4日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

8.对幼儿园如厕,教师最合理的做法是( )。

A.允许幼儿按需自由如厕 B.要求排队如厕

C.按照幼儿如厕次数 D.控制幼儿如厕的间隔时间

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如厕,教师的做法。《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当培养幼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不得限制幼儿便溺的次数、时间等,可以允许幼儿按照需要自由如厕。

考点7:

第五章幼儿园的教育 第二十五条 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以下原则和要求:

(一)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应当互相渗透,有机结合。

(二)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三)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引导的正面教育。

(四)综合组织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领域的教育内容,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

(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六)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

解析:本条考查的题型主要单选题和简答题。在往年的考试,重点考查的是第二点,但其余五点同样重要。

考点8:

第五章幼儿园的教育 第二十六条 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当动静交替,注重幼儿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简答题和单选题。关键字词:动静交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

12.举例说明如何为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实施“动静交替”的原则。

12.【参考答案】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保证幼儿愉快地、有益地自由活动。

首先,动静交替原则表现在一日活动的安排中。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幼儿活动步调的节奏,避免单调和疲劳。如:有的幼儿园日程的安排多而零碎,幼儿常跟着教师匆匆忙忙地去做每一件事,而没有机会仔细去品味各种经验,这种长期匆忙所带来的压力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为避免这种情况,在大的环节转换后,应该容许有一些机会来满足幼儿的个别需要。如较安静、不爱社交的幼儿在集体活动后,需要有个能独处、静息的空间;对于活泼好动的幼儿,当集体活动静坐的时间已超过其耐心的极限时,就需要让他有机会动一动。

其次,动静交替原则也表现在某一个教育活动中。如为了使一些费时较多、操作性较强的教育活动顺利进行,我们采取切段的方式,即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切段,让幼儿休息片刻以调适情绪。这样既能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又能使幼儿及时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感受学习快乐。特别是在操作类活动中,以切段方式体现动静交替的安排,还有利于照顾个别差异,速度慢者可利用段与段间的小憩完成任务,既能消除幼儿间的明显差异,也能使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考点9:

第五章幼儿园的教育 第二十八条 幼儿园应当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内容应当根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确定,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有计划地选择和组织。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当灵活地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形式,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参与的机会,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教育活动的过程应注重支持幼儿的主动探索、操作实践、合作交流和表达表现,不应片面追求活动结果。

解析:本条考查的题型主要为单选题和简答题。关键字词:教育目标、实际水平、兴趣、主动探索、操作实践、合作交流、表达表现。

2014年3月16日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

2.幼儿教师选择教育教学内容最主要的依据是( )。

A.幼儿发展 B.社会需求 C.学科知识 D.教师特长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选择教学内容最主要的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当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内容应当根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确定。

考点10:

第七章幼儿园的教职工 第四十一条 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幼儿园教师资格,并符合本规程第三十九条规定。

幼儿园教师实行聘任制。

幼儿园教师对本班工作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

(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

(三)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四)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五)参加业务学习和保育教育研究活动;

(六)定期总结评估保教工作实效,接受园长的指导和检查。

解析:本条考查的题型主要为简答题,因此需要背诵记忆。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

12.简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职责。

【答案要点】

(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

(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

(3)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4)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5)参加业务学习和保育教育研究活动。

(6)定期总结评估保教工作实效,接受园长的指导和检查。

更多真题及资料请加负责老师微信65210638领取

赞(0) 打赏

欣瑞教育 专业专注教师培训领域!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